產品展示
當前位置:首頁 > 產品展示 >
負壓引流技術臨床操作注意事項
①易壓迫部位,如骶尾部、背部等應經常更換體位,或者用墊圈、被子等將其墊高、懸空,防止引流管被壓迫或折疊而阻斷負壓。
②選用透明的吸引瓶,以便于觀察引流物的多少。
③更換引流瓶時,應先用止血鉗夾住引流管,關閉負壓源,防止引流物回流。
④引流出的滲出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,需對患者加強營養,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。
⑤觀察負壓源的負壓力是否在規定范圍內:-125mmHg---- -450mmHg(--0.017Mpa--- --0.060MPa)
⑥確認引流管管形是否存在
⑦確認護創材料是否塌陷
⑧觀察有無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
⑨各種適應癥所需治療時間:
l 對于組織床血供較差、面積較大的創口,如手部、足部應行VSD法1—2次,時間應在7—15天。
l 對于大面積骨外露、肌腱外露、內植物外露,考慮到周圍肉芽爬行速度,一般行VSD法3—4次,時間達15—30天左右。但有些病例所需時間更短,所以臨床中還需依照具體情況而定。
l 對污染比較嚴重的創面,如碾挫傷、散彈槍擊傷等,一般行VSD術2—3次,時間可能長達15—20天。
植皮后用VSD法加壓打包,負壓狀態需要維持12—15天。